九月关键词 | 更新教育发展规划,39.01%,为积分读书的家长,寂静的孩子

回顾过去的9月,我们从诸多的新闻和热点中拣选出“更新教育发展规划““39.01%”“为积分读书的家长”“寂静的孩子”四个关键词,记录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现象或政策,洞察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

1

深圳、北京相继更新教育发展规划,深圳全力增加供给,北京聚焦提升质量

9月10日,深圳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教育大会,并发布《关于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成绩有目共睹,但问题也不应回避。“比如公办幼儿园比例偏低,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相对较低。中小学学位尤其是优质学位紧缺,班额大,发展不均衡问题比较突出。”

提出高质量发展“40条”,重点关注七大问题。

在义务教育方面,到2022年新改扩建146所公办学校,增加学位21万个,公办学位增幅达25%。各区以辖区内实际居住人口为基数提前六年预判学位需求,提前三年规划学位建设,提前一年落实学位供给。新建住宅小区(含人才住房、保障性住房、城市更新项目)配套学校同步规划、先期建设、独立竣工验收。切实保障外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深圳市教育局,公众号:深圳教育重磅!深圳市出台《关于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您关心的都在这里
图/ 首都教育

9月17日,北京市委、市政府印发了《首都教育现代化2035》,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提出首都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到2035年实现高水平教育现代化,建成理念先进、体系完备、质量优良、环境优越、保障有力的首都教育,构建充满活力、丰富多彩的终身学习环境,满足新时代首都人民对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教育的需要,使北京成为全球主要留学中心和世界杰出青年向往的留学目的地,为初步建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提供重要支撑。

详见:2035年的首都教育是什么样?刚发布的这个文件全说明白了,首都教育,2019-09-17

2

2018年,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随迁所在地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为39.01%

9月29日,教育部发布《中国教育概况——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情况》。

《概况》显示:2018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1424.04万人,比上年略增1.2%,占(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总人数的比例为9.5%,比上年略减0.2个百分点;其中,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为79.4%,比上年减少0.3个百分点。

图/ 新公民计划

教育部从2009年开始公布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统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一直在79.5%上下浮动(如上图),难以通过这一指标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包括随迁子女和留守子女)教育状况进行有效的评价。

图/ 新公民计划

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相对应,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随迁比例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随迁所在地公办学校就读比例才是更加值得关注的指标。2018年,这两个指标分别为49.13%和39.01%(见上图)
只有不断提升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随迁比例随迁所在地公办学校就读比例这两个指标才能让更多的孩子与父母在一起,才能真正有效推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的改善和解决。

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是指户籍登记在外省(区、市)、本省外县(区)的乡村,随务工父母到输入地的城区、镇区(同住)并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

详见:中国教育概况——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情况,中国政府网,

http://www.moe.gov.cn/jyb_sjzl/s5990/201909/t20190929_401639.html

3

积分入学,为孩子读书的非沪籍父母

这是一篇来自“真实故事计划”的文章,故事讲述了一个在上海生活的非沪籍家庭,为了孩子可以在上海积分入学,父母努力读书的故事。

大城市非户籍人口最大的痛点,就是孩子读书的问题,政策之下,有家长以一己之力尝试填平沟壑。32岁的沪漂吴迪,为了给孩子积分入学,中专毕业的他和妻子用6年时间自学大专、本科,燃烧自己为孩子的未来创造一种可能性。
林正茗,公众号:真实故事计划积分入学,为孩子读书的非沪籍父母
图/ 真实故事计划

吴迪说:“无论如何,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让孩子能继续读书。希望他们这一代,能比我们这一代过得好。如果需要我和妻子去念书,我们也会再去。”

4

寂静的孩子,破碎的家庭

留守、随迁、失学、单亲、孤儿、大病……他们的声音受制于阶级、地缘、身份的壁垒而无法被传达,在困顿与匮乏的境遇中艰难挣扎,又默默地顽强成长。

2019年,一本关注当下中国城乡儿童生存困境的非虚构作品《寂静的孩子》颇受关注,它是作家袁凌历时四年走访、探察、记录、沉淀而写就的。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将他的目光聚焦到了孩童的身上,切身感受他们的生存条件、日常劳作和精神状态,认真倾听孩子的声音,为我们呈现了一份关于孩童的生活和人性记录。

其实在寂静的孩子之外,这本书还有一个主题——破碎的家庭。不管是乡下外出打工形成的破碎的家庭;还是城市里大家忙碌,各自心里很枯竭,生活压力非常大,形成的有裂痕的家庭……

每一个寂静的孩子背后都是一个破碎的家庭,这两个事情是连在一起的,值得我们去面对。

点击右边星标,公众号:一条知名记者花4年追踪140位孩子:受制于阶层和身份,他们从未被关注

本文编辑整理:宋昱

You Might Also Like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