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关键词| 两个好消息!放开城市落户限制,随迁子女入学待遇同城化

回顾即将过去的二月,我们从诸多的新闻和热点中拣选出“2018年教育数据”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蓝皮书”“现代化都市圈”五个关键词,记录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现象或政策,洞察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

每一个不经意间涌现的社会现象,每一条政策法规的制定,事物的消亡与新生,与亚马逊热带雨林中的蝴蝶扇动翅膀一样,影响生活中的每一位。思想常新,时代恒新,我们希望借由这些焦点政策的回顾,与普罗大众一道群策群力。

1。2018年教育数据:没有发布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数据

《教育部发布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下文简称《基本情况》)一文提到,“2018年,我部颁布了《教育统计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44号),根据《管理规定》要求,各级教育统计部门要及时公开统计数据。”期待《管理规定》的实施,能够让我们更方便的从各级教育部门那里获得最新的教育统计数据。

《基本情况》显示:全国共有普通小学16.18万所,比上年下降3.11%,在校生10339.25万人,比上年增长2.43%。全国共有初中5.20万所,比上年增长0.17%。在校生4652.59万人,比上年增长4.74%。

但是遗憾的是,其中没有发布关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和寄宿制学校相关的信息。
详情见:《教育部发布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人民日报,2019-02-27

2。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推进随迁子女入学待遇同城化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推进教育现代化总体目标:到2020年,全面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教育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重要贡献。在此基础上,再经过15年努力,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四是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提升义务教育均等化水平,建立学校标准化建设长效机制,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优质均衡。推进随迁子女入学待遇同城化,有序扩大城镇学位供给。完善流动人口子女异地升学考试制度。实现困难群体帮扶精准化,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推进教育精准脱贫。办好特殊教育,推进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全覆盖,全面推进融合教育,促进医教结合。”

在保障随迁子女教育权利方面,在经历了“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到“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之后,这一次提出“推进随迁子女入学待遇同城化”。
详情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新华社,2019-02-23

3。中国留守儿童调查报告:10%的孩子认为父母已死

图/互联网

一则题为《春节后父母离乡返工,留守姐妹一路狂追倒地哭喊“妈妈别走”》的视频在网络疯转。原视频中两个小女孩拉着妈妈的手不肯放开,其中一个女孩哭闹着坐在地上,妈妈不断说着:“放手女儿,我去打工回来给你买新的衣服,在家听老师的话听奶奶的话。”16日,贵州省榕江计划乡政府称,经调查该视频内容与事实完全不符,是拍客为了吸粉摆拍的。撇开视频摆拍炒作的争议,视频内容广泛传播与广大网友的感同身受,却反映了留守儿童与父母分离的现实。

根据民政部发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8月底,全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697万人。“上学路上”公益组织创办人刘新宇,关注留守儿童群体6年,并且连续4年发布《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报告有一连串惊人的数据:10%的留守儿童认为父母已死,34%的留守儿童有自杀倾向,有超过9%的孩子曾经尝试过自杀行为……

刘新宇在文章《中国留守儿童调查报告:10%的孩子认为父母已死》也提及对离家在外打拼的父母的想法,发现他们不与孩子联系的两个困惑点:一是觉得没什么用,二是不知道跟自己的子女聊什么。因为离家太久了,大部分父母一般只会聊三件事:吃了吗?学习怎么样?考得好不好?而这三个问题,几乎很难产生愉快的聊天氛围。

尽管“留守儿童”早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但囿于诸多因素限制我们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社会给予他们的关爱在缺少父母陪伴的情况下显得杯水车薪。
详情见:刘新宇《中国留守儿童调查报告:10%的孩子认为父母已死》,一条,2019-02-02

4。“忽视“是儿童心理健康最大的“敌人”

图/互联网

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持完成的中国第一本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22日在北京首发,调查研究发现,在针对儿童的四大暴力行为——“身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和“忽视”中,“忽视”对儿童心理健康影响最大。

在中国首本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刘正奎领导的另一个研究团队还完成《农村留守与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分报告,该研究团队2013-2015年采用随机抽样法,对华北、华东、东北、华南、华中、西北、西南7个地区近两万名儿童(9-18岁)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焦虑、抑郁和孤独感水平显著高于普通儿童;普通儿童的亲社会性、同伴友谊质量、自尊、心理弹性和自我效能感得分,均显著高于流动和留守儿童;流动和留守儿童同普通儿童一样,有关社会性、自我和学业方面的指标与情绪性指标呈负相关关系;回归分析显示,亲社会倾向、友谊质量、自尊、心理弹性和自我效能感显著预测个体的焦虑、抑郁和孤独感水平,其中自尊对于心理健康情绪性指标的预测力度最大。
详情见:孙自法《研究显示:针对儿童暴力行为“忽视”对心理健康影响最大》,中国新闻网,2019-02-23

5。现代化都市圈:众多城市降低落户门槛上演“抢人”大战

图/互联网

2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

其中,《意见》提及了引人关注的户籍制度:要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在具备条件的都市圈率先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积互认,加快消除城乡区域间户籍壁垒,统筹推进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市民化,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和社会融合。推动人力资源信息共享、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共建。

与户籍制度相关的落户政策更体现在众多城市降低落户门槛的“抢人”大战,有媒体总结,在2019年发布各种人才引进与落户等政策的城市,已超过16个,下面我们回顾一下最近新出台政策的几个城市:

常州:取消了购房迁入房屋面积不小于50平方米的限制,放宽高校毕业生、高级技师、技师的落户条件,取消其社保限制,落户对象由本人放宽至本人、配偶和未婚子女。

西安: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可以不受年龄限制落户;具有本科以下学历的,年龄在45岁以下也可落户。此外,所有在校学生,都可以到西安落户。

南京:将实施《积分落户实施办法》,上调社保和居住分值,并放宽社保缴纳门槛,由原来的“2年内连续缴纳社保”变为“累计缴纳社保不少于24个月”。除了参保情况和居住期限两个基础指标外,积分落户的加分指标包括年龄状况、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技术技能水平、服兵役情况、住房情况、落户地区、纳税、社会服务、表彰奖励、带动就业、科技成果12项。

深圳:继去年6月实现大学毕业生引进“秒批”后,今年2月28日深圳将落户“秒批”扩大至四种人才,正式实施在职人才引进和落户深圳“秒批”,主要包括高层次人才、学历类人才、技能类人才、留学回国人员和博士后4类。

海口:引进人才住房补贴政策,购房补贴最高6万/年。《海口市引进人才住房保障实施细则》里对人才住房保障对象条件、人才住房建设原则性规定、保障标准等进行说明。

南昌:在南昌市大中专、职业技工院校就读学生,可凭新生入学通知书或在校学习证明办理落户;全国其他院校就读学生需将户口迁入南昌市的,可按在南昌市就读学生同等条件办理。

镇江:对在当地就业的“双一流”高校和驻镇高校全日制硕士、博士毕业生再分3年给予每人15万元、20万元的购房补贴。
详情见:《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2019-02-19

You Might Also Like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