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简报】以《简报》为舟,在流动中寻觅希望 (免费下载)

图一:Reading Girl

Reading Girl  Source: lifeofpix.com

编者的话

我们流动,聚集于城市:它是多元、异质空间的总称;它被不同的利益群体塑造,发展导向下的拆迁与建设同时上演,对人口的吸引与驱逐并存,即使漆新的建筑外观都掩盖不住城市的千疮百孔。流动于此的孩童,似乎早已被现实湮灭了“学于斯、融于斯”的希望:过去与未来在当下断裂。

那我们呢?我们也失去了希望么?

我想与你——我们未来的读者分享一个故事:

几年前,我在北京上了一堂希伯来语课,这是一处隐于闹市的公共空间,向那些对生命饱含热情的人们开放,大学生、白领,青年人、老年人,本地人、外地人,我们几乎可以为这里的人贴上各种身份标签,我们怀着各自的目的去往那儿学习。老师是位精通多种语言的外国人,他向我们介绍了希伯来语字母,首先是“א”(Aleph),中文音译为“阿莱夫”,它被神秘哲学家们认为是“要学会说真话”的字母。

博尔赫斯以这个字母为名创作了小说《阿莱夫》,故事中, 阿莱夫如同芥子须弥,它是广袤无垠的空间,是了解世界的万花筒。博尔赫斯的文思与关怀许多年后在美国得到回应,爱德华·索亚在《第三空间》里为我们爬梳了一种新的空间认识论,这种空间,既有实在的物质形式,为我们所见、所闻;也有建构的精神内涵,为我们所思、所感。

正是在城市空间被量化、人口被简化为冰冷数字的境况下,阿莱夫和第三空间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我们希望能够为行动者、研究者、公众,甚至更为广泛的群体,提供一个分享知识、连接行动的平台。为此,我们编辑了一份以“流动儿童教育”为主题的简报,我们尝试通过数据和事实来呈现流动儿童教育现状,唤起公众对于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关注与共鸣,促进流动儿童教育公益组织间的交流与协作。

现在,我们真诚地邀请你,以《简报》为舟,驶向一段知识之旅:阅读、思考,在流动的空间中寻觅希望。

——编者 帕狄亚


图二:流动儿童教育研究简报 第一期封面图

《简报》第一期内容摘要

 

名词——在这里读懂关键概念

流动人口这个群体不只生存于城市边缘,霓虹尽头,也不只是那些住在棚户区、城中村的人们。流动人口与城市新移民有什么不同?流动儿童的定义究竟是什么?在搞清楚这些之后,也许你会发现——“他们”,其实就是我们。

 

数据——用数据描绘流动人口现状

深圳每10个人中有8个是流动人口;每5个儿童中,就有2个会因父母工作迁移而成为“流动儿童”——这些让你挑眉惊呼的数据,一点点描绘出中国城市化过程中流动人口/儿童的群体现状。透过这些数字,你能了解自己是哪一个千分之一吗?

 

观点——案例与政策研究带您了解教育与人口流动

  • 《那个有口音的外地同学》

在把普通话当做理所当然的主流话语中,有口音的同学只能被取笑、被同情、被帮助、被“改正”,而不能被尊重和珍惜。对于包括流动儿童在内的弱势群体来说,真正的改变必须要以“话语”的突破为基础。

  • 《从择校到限额8%:广州异地中考政策》

摆在教育政策制定者面前的是这样的一个选择:是让高分的非户籍生入读公校,还是让更多成绩中等和中等偏下的户籍生获得就读公办高中的机会呢?

  • 《非京籍学生家长状告教育部门案例分析》

2015 年,北京的教育政策进一步收紧,非京籍学生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都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甚至有家长为了满足相应区县的入学条件而假离婚······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可能是纯粹的旁观者,教育失败的代价必然由全社会来承担。

 

故事——您也许没想到,他也曾是个”流动儿童”

图三:小男孩一家在意大利的足迹

小男孩的”流动轨迹”   Source: map from maps-from-europe.net

今天,一个伟大的” 流动儿童” 退役了

身在异乡,社群态度和国家的制度设计没有阻碍小男孩追寻他的篮球梦,他能够全力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当中,受益于每一段流动经历,让他体验到意大利式和美式两种不同的篮球赛场风格,也许, 这是他日后能够驰骋赛场的一个重要原因!

 

译介——将世界的新发现带到您眼前

图四:女性受教育权

来源:successfullady.in

  • 城市贫民未能享有平等的生存机遇

尽管城市化本身并不天然造成问题,但很多地方城市化的速度和扩张规模已经超过了地方政府的控制范围,使其无法提供像水、卫生、医疗保障等在内基本服务。城市化现象和城市贫民窟的发展为母亲和儿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书单

图五:书单
亚里士多德说:“人们为了活着,聚集于城市;为了活得更好,而居留于城市。”人类建设城乡的过程,就是与自然环境的双向互动,进而造就伟大的大地景观。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文社科领域的青年学者为您推荐了十本书,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中国城市。

获取简报

图六:推送动图

留下您的电子邮箱,即可免费获取《简报》电子版

欢迎你的声音
对于流动儿童教育或相关话题有任何问题或观点,欢迎联系新公民计划研究部:library@xingongmin.org.cn 

You Might Also Like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