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澜图书馆,城市边缘的真实公益

认 识 微 澜
Part 1  边缘
微澜图书馆是在城市边缘地带为流动儿童服务,开设在民办打工子女学校内的小型公益图书馆。
谁是流动儿童?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流动人口规模流动人口有3.85亿人,其中流动人口子女约1.3亿人,超过中国儿童总数的40%。流动儿童是跟随务工父母居住在城市,却因没有当地户籍,接受义务教育和升学权利得不到保障的孩子。

流动儿童规模7109万人,平均每4个儿童中就有1个是流动儿童。

微澜图书馆服务的主要是流动儿童之中,父母从事较低收入工作、户籍地大部分在乡村的孩子。

中国流动人口子女现状 | 事实和数据2023
让儿童和父母在一起:
     中国流动人口子女发展报告 2023
     中国流动人口子女发展报告 2022
     中国流动人口子女发展报告 2021
2020年,中国儿童人口在城市、镇、乡村的分布情况
什么是民办打工子女学校?
民办打工子女学校开设在城市的边缘地带,外来务工者的聚居地附近,专门招收无法进入公立学校就读的流动儿童。这些学校因缺乏公共财政经费资助自负盈亏,学生家庭需要承担每个学期数千元的学费,学校的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与城市公立学校有明显差距

民办打工子女学校是流动家庭把义务教育阶段未成年子女(流动儿童)留在身边的无奈选择,也是最后的保障。

叶裕民:城中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打工子女学校里没有图书馆吗?
缺少适合小学生的优质图书,缺少图书馆运营的专业技能,缺少人力,打工子女学校里基本没有能够持续稳定开放的图书馆。即使接受了社会捐赠的图书,也只能存放在库房里,没有能力为孩子们提供借阅服务。
 
Part 2   持续
持续稳定开放
持续稳定开放是微澜图书馆最大的特色之一。微澜图书馆在开学期间每周至少开放1次,有的图书馆甚至坚持每个开学日都开馆。通过筛选、贴码、录入、分类、上架、标识、开馆借阅等工作,大量打工子女学校里“沉睡”的受捐图书被盘活,和持续增加的新书一起,优质的童书在微澜图书馆被借阅,成为能被孩子们真正触及的知识与世界。

从2017年10月在北京设立第一个图书馆至今,截至2024年4月30日,微澜已在北京、广东(广州、深圳、佛山、珠海、阳江、汕尾、东莞)、上海、苏州、宁波、河南(郑州、三门峡、平顶山)、昆明、贵阳、长沙、成都、天水、河北(廊坊香河、沧州、保定涿州)等地发起图书馆超过百家,各馆累计录入馆藏图书89.6万册,开放超过1.85万天次,不完全统计(只计入微澜社区登记数),5252位志愿者服务34895次,累计服务时长超过20万小时

部分图书馆因为不可抗力关闭,截至2024年04月30日,微澜在21个城市和地区有69所微澜图书馆,66所日常开放,3所新馆筹建整备中。经过不断地优化馆藏和增加新书,目前微澜图书馆馆藏46.2万册,覆盖读者4.87万人

在微信公众号“微澜图书馆”或微澜社区的菜单栏里,可以看到微澜的“图书馆一览”和“微澜地图”。

 

儿童自由自主借阅
微澜图书馆所在学校的小读者都免费持有属于自己的借阅卡。允许孩子从大量优质儿童图书中自由挑选借阅,是实现儿童自由自主阅读的必要条件,也是提升TA们阅读能力的最佳方式。截至2024年4月30日,微澜累计服务覆盖小读者超过10.5万人,累计提供图书外借达157万3千册次

“活”的图书馆
【(持续增加的)优质图书+(持续优化的)整洁环境+(持续参与,不断成长的)图书馆管理员+(推成出新的)阅读(推荐推广)活动】✖ 持续开放(提供在馆阅读和外借服务)=“活”的图书馆微澜图书馆践行着“活”的图书馆定义,努力为流动儿童提供丰富优质的图书以及真正有效和持续的阅读服务,希望帮助TA们为自己的未来开拓更多可能。

微澜图书馆的所有借阅数据均存放于云端,可实时查询,可追溯可统计分析,是追求真实严谨的公益项目。

 

Part 3  共建
志愿者是微澜的脊梁
2024年4月,微澜组织架构部分名称更名,用语“分馆”停止使用;“微澜总馆”变更为“微澜大本营”;“理事”变更为“馆务”;“理事会”变更为“馆务会”,详见关于微澜图书馆更改部分组织结构用语的公告2023年度为例,不完全统计【只计算截至2024年02月19日前已在微澜社区登记服务】,有1651名志愿者参与各馆开馆及微澜大本营各小组工作共计10546次(人均6.39次),累计服务61627.6小时(人均67.33小时)。

微澜图书馆依托大量志愿者的参与才能实现稳定持续开放,成为“活”的图书馆。
2020年6月,微澜图书馆启动馆东计划,为各馆上线专属月捐,各馆月捐人和持续服务志愿者成为该馆馆东,通过馆东大会选举馆务组成馆务会来负责本馆运营。
截至2024年04月30日,目前微澜有60个图书馆上线专属月捐(不包含不可抗力撤销馆并下线月捐),4月,近1100位月捐馆东在持续支持各馆;但仍有38所图书馆月捐收入少于800元,22所图书馆月捐少于500元。

欢迎月捐支持微澜各馆,资金用于持续改善补充馆藏图书和日常运营。

各馆馆务会的加入大大增强了微澜活力,实施馆东计划的54所校园馆中,有39所图书馆成功组建馆务会并对本馆运营负责,未组建馆务会的图书馆由微澜大本营对运营负责。

2023年起,依托社群力量赋能,微澜在流动儿童就读的城市公立学校以及乡村学校建馆并通过志愿者参与或支持学校老师负责图书馆日常运营。

馆务会成员人物访谈:

    访谈·小  瑜|我愿意做一个组织者
    访谈·杨天宇|有时候,相比发表意见,支持别人更重要
    访谈·张  弦|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
    访谈·李晓楠|在微澜,慢慢地觉得自己还能给别人帮助
 
多种志愿者岗位的选择
微澜提供多种岗位供志愿者选择,空闲时间条件不一、擅长技能各异的志愿者,都有机会在微澜成为“公益人”。成为微澜志愿者的理由

*与流动儿童、与童书相处相知,重拾童心的机会;

*DIY设计、管理、实践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图书馆;

*身份各异,但与一样爱书、爱公益的小/中/老伙伴在一起;

*获得“志愿北京/上海/昆明…”“广东i志愿”“志愿汇”等官方服务时长认证;

*可以与自己的亲友和孩子一起参与持续性的公益服务;

*办理借阅卡,可以免费借阅图书馆内的所有藏书;

*获得珍贵的“坚持”。

持续而微小的行动,在“微澜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菜单栏里点击“支持微澜-个人报名“,加入微澜图书馆

参考:来做志愿者吧朋友们,人间值得!
_
岗位
适合
各馆
馆员
需要开馆日(通常是工作日)参与现场服务。“上学日”期间白天有时间的志愿者,每个月去报名的图书馆服务至少1次,为小读者办理借阅、整理书架,微澜支持跨馆服务。

各馆
馆东
选择一个图书馆,持续月捐(500≥月捐额度≥1元)即可成为“馆东”。持续关注陪伴该馆发展,参加馆东大会,选举该馆馆务。无需直接参与工作。

各馆
    馆务 需远程或现场参与工作,时间不限。

愿意参与具体图书馆治理(包括但不限于图书选购,活动组织等),后勤,图书馆团队的组织建设协调沟通工作的伙伴可以参与。

大本营
志愿队
远程或现场参与工作,时间不限。总馆图书组、微通社、人力资源组、线下推广组、拓手、传播和筹款等多个岗位可参与。

大本营
微澜馆东
成为微澜图书馆月捐人(也称微澜馆东),支持微澜图书馆,为微澜图书馆项目持续发展以及开设新馆服务更多小读者提供支持。
参考:去给这家图书馆当馆东,是我今年做的最有意义的事!
Part 4  行动

流动儿童教育领域的多年行动者
微澜图书馆是由北京三知困难儿童救助服务中心(简称“北京三知”)2017年发起的公益项目。北京三知困难儿童救助服务中心2017年在北京民政局注册,前身是南都公益基金会2007年发起的新公民计划(2024年3月,“新公民计划”名称停止使用)项目。机构的使命是改善流动儿童成长环境,愿景是每个流动儿童都能享有公平、优质、适宜的教育;是专注于流动儿童教育议题的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公益机构之一。

2021年,北京三知被评定为北京市民政局4A级非营利社会组织。

微澜图书馆是中国好公益平台推荐“优质公益项目”;2018年度被新浪教育评选为是“教育公益杰出项目”;2019年入选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百强;2022年获选南方周末筑梦者公益大会“年度公益案例”,第八届单向街书店文学奖2022年度新声提名;2023年入围凤凰网行动者联盟2023公益盛典”年度十大公益创意“。

曾经或正在为微澜图书馆提供资助和筹款平台的基金会有南都公益基金会、卡特彼勒基金会、乐施会、深圳市爱阅公益基金会、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ME创新计划)、阿里巴巴公益、支付宝公益、腾讯公益等。

微澜图书馆在腾讯公益乐捐平台联劝公益设有公募资质的募款链接。

与微澜合作共建图书馆
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可以通过各类志愿服务、捐赠等多种方式,与微澜一起共建图书馆。益迪教育科技、民生银行、王力、林书豪、袁弘、中国好公益平台、广东鸿玥月子中心、坦克俱乐部、树读图书馆、北京凯读投资、字节跳动、德勤、普华永道、花儿街参考、中国国家地理杂志、青年文摘杂志社、於丹《北美思维写作》、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组委会、新桥市集、北京图书市集、长江商学院、单读(单向街书店)、新东方、斑马AI课、小米、好未来、天德勤、康明斯、芬必得、猫途鹰、宝联、恒哲、星星123基金、美基车膜、乐之宝&福州拓旺佳、淘宝、优酷、博鸟绘本、ICON中国等等组织和众多个人通过捐赠资金和图书,或提供服务的方式曾经或正在参与微澜图书馆的共建。

媒体和自媒体对微澜的探访和报道:

    一席:他们是外卖员、快递员、家政工,但他们的孩子在城市找不到一张课桌
    中国日报:Library project a novel experience for migrant children
    解放日报:打工子弟学校的图书馆
    南方都市报:她忽然接到通知,学校一周后就要拆
    北京日报:开在打工子女学校里的图书馆
    成都日报:微澜图书馆志愿者:让更多“流动儿童”享受阅读快乐
    贵州都市报:今天,这家儿童流动图书馆属于你
    云视新闻:读书人•流动港湾
    新周刊:流动儿童图书室:一丝社会的微澜
    教育家:微澜图书馆:为流动儿童提供长期稳定的阅读环境
    三联生活周刊:打工子弟学校的图书馆(第1119期,2020年12月28日出版)
    雅君的好用分享:去给这家图书馆当馆东,是我今年做的最有意义的事!
    网易谈心社·如是生活:书海微澜 | 今天,我想让她被全网看见
    中国工人:隐藏在城市的千万个童年
    看理想&放晴公园:听完微澜的故事,我希望你和我一样能从中获得力量
    花儿街参考:那个快递员的孩子,今天有没有读书? 
    看天下实验室:他们被阅读改变
    时尚先生:对抗虚无与无力,阅读是最好的反骨
     HRoot: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走访上海微澜图书馆
    一筑一事:你真的关注“儿童”吗?对谈7个“儿童议题实践者”

公益行业研究者对微澜图书馆的相关研究和报道:

好公益平台:月捐人也是运营人,馆东和微澜一起规模化影响力|案例分享
    好公益平台:把“小黑屋”变成“长出小孩儿”的图书馆
创新故事:一个“活着”的图书馆:以开源和去中心化构建公益图书馆新生态
方德瑞信:筹款案例 | 培育“活”的公益项目“微澜图书馆”;
资助者圆桌论坛:案例 | 社会问题分析,如何支持和推动公益组织的战略设计
资助者圆桌论坛:2020 流动儿童课外服务研究报告
中国发展简报:看得见的流动儿童 看不见的微澜引路
南都公益基金会:魏佳羽 | 议题研究和公益项目执行如何实现良性互动?
悦想新知:魏佳羽 | 回望转型期,混乱中摸索与磨合,“缓慢生长”与“无为而治”

 

微澜自媒体:

微澜社区 | 微澜月报 | 微澜人物 | 微澜实录 | 微澜参考书单
参与微澜工作快速入口

志愿者日常访问:服务日志/预约排班/微澜地图/各馆排班一览表
加入微澜图书馆:加入微澜图书馆/报名各馆馆务/申请建馆
支持微澜:捐款/发布资源/心愿图书/捐书/合作申请/
点击各部分链接可直接进入
微小的行动带来改变行动带来微小的改变

关注微澜图书馆

微博:@请叫我北京三知
豆瓣:@请叫我北京三知
全文编写排版:岳毅桦
数据提供:廖细雄
2024年5月8日更新

访谈·李雅(下)|不批评原则

细雄:前两天也看到有另一位馆东提到,首先我们不要把书看得那么珍贵,可能先放下这一点。

李雅:对的,所以说丢书,或者把书弄脏了呀或者怎么样,不要把他们看得那么严重。基本的爱惜肯定是要有的,但是不要把它变成一个过分神圣的东西,以至于要去崇拜它或者怎么样。这样就限制自己了。我虽然是个非常爱看书的人,但是我觉得我对书没有迷思,我也看了很多坏书,我们的馆藏里面不会都是好书。

细雄:这个也可以聊一聊。

李雅:我其实基本的原则我都有的,所以可以聊。我们要建立一个「不批评原则」。这一段时间我们已经自己身体力行,而且会在借还书的这个过程里面去跟大家去聊这个原则。

阅读全文 访谈·李雅(下)|不批评原则

访谈·李雅 (上)|不要把书神圣化,图书馆也不是一个神圣的地方

被采访者李雅有许多身份,华南理工大学老师,也是两位孩子的母亲;两年前组织发起的读书会,现在有100多位成员,她自己读过海量的书,家里也有海量的书;在来微澜之前,她一直想开一家图书馆,希望成为图书馆和读者之间的桥梁,把自己积累的读好书和好好读书的方法分享出去。加入微澜之后,她成为微澜广州2馆的馆长、理事,同时也是微澜广州执行部的一员。

阅读全文 访谈·李雅 (上)|不要把书神圣化,图书馆也不是一个神圣的地方

没关系旁边的老师给我扫过了

2020-09-27 11:30至16:00在北京3馆执行日常值班,实际服务4.5小时,通勤时间2.0小时,合计耗时6.5小时。

值完这天的班,我就又和孩子们暂时道别了,得等到十一长假后才能再相聚。而直到今天来登记时长,才真正静下来回味本学期的值班过程。
似乎还没相信是真的,微澜3馆就在9月16日开馆了。假期里来馆整理图书时,大家还都纷纷表达了期盼,但当时对于开学后学校的情况,教育管理部门的要求都不能确定,开馆还只是停留在美好愿望阶段。终于开学了,感觉在微澜人的努力推进下,图书馆很快确定了开馆时间。开馆的第一天,我努力排开了时间报名值班,好不容易才抢到票的感觉,大家都是盼了很久啊。而且我去年加入微澜时,赶上的是接近学期结束只还不借,未能感受孩子们踊跃借阅的盛景,一直期待下学期的到来,结果却是大半学年等待,这第一天不能错过。
开馆啦,孩子们果然如资深馆员介绍的,如飞鸟投林一般扑了进来,沉寂了那么久的空间下子就被欢闹填满啦,没法制止也不想制止,就让他们再开心一会儿吧,再欢庆一会儿吧……感慨还来不及抒发,就被一声声“阿姨借书”打断了,开始日常工作。就如9月月报中所说,幸福就是在这样的日常重复中,细细体味弥足珍贵。

阅读全文 没关系旁边的老师给我扫过了

微澜志愿者说 | 开学记,插班生与《寻宝记》

廖细雄是微澜北京5分馆的馆长,也是微澜第一批馆长,即使转为全职,依然保留了志愿者和馆长身份。2020年秋季学期,微澜5馆有来自至少7个北京打工子女学校的学生,学生626人,目前在馆读者695人,包括学校老师,志愿者。廖细雄在服务日志里写道,她也希望可以给学校校工办理图书卡。

从数字上看起来,和北京其他分馆所在的学校相比,北京微澜5馆人数不降反升,但实际上,在春季学期末开学又停学的冲击下,学校之前的不到500个孩子,流失超过200+人(不含46位6年级毕业生),几乎是一半的孩子,老师20+人。如老师所说,如果不是双校合并,我们也很惨。

疫情前撤掉的微澜北京12馆孩子并过来,再加上附近8月有多所学校拆迁关闭,也有少量的转学生过来。这个学期,学校学生增加至620+人以上的规模,其中1年级新生120+人,六年级多所学校合并,总计50人。

2017年11月微澜入驻的时候,学校有学生808人,2018春季学期减到600多人,每一个学期都在减少,到2019年秋季学期,已经减至不到500人。

2020年年初疫情之前,12馆的孩子已经计划并过来,学校学生规模会恢复到2年多前,900多人。当时馆长和志愿者团队会担忧两所学校的孩子相互相处的问题,还邀请了12馆馆长做了分享。经历疫情漫长的8个多月,学校开学,图书馆开馆,这种焦虑仍旧在。只是,原来的孩子,转学走了很大一部分,现在的孩子,来自更多的学校。

本文是5馆馆长廖细雄的一些心路历程以及开馆后遇到的一些挑战以及观察。

阅读全文 微澜志愿者说 | 开学记,插班生与《寻宝记》

他们是外卖员、快递员、家政工,但他们的孩子在城市找不到一张课桌 | 岳毅桦 一席第801位讲者

捐书这种事儿听得还少吗?图书馆这种公益概念有什么稀奇的呢?稀奇。我们在北京的民办打工子女学校工作了10多年了,从来没有见过一个真正的、活的图书馆,能够持续开放,让孩子去借书,而且有足够多好书的图书馆,一个都没有。

阅读全文 他们是外卖员、快递员、家政工,但他们的孩子在城市找不到一张课桌 | 岳毅桦 一席第801位讲者

微澜月报 | 2020.9

如果微澜在某些方面是富翁的话

那就是志愿者的参与和小读者的热情

时隔8个月,一个接一个的分馆

终于再次在学校里挂上「开馆了」的牌子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开馆 还书 借书 整理 闭馆

日常的图书馆工作重复琐碎

而幸福,就是在这样的重复中

体会到珍贵和真实

阅读全文 微澜月报 | 2020.9

广州红姐:51岁,我颠覆了过去的人生

参加微澜图书管理员义工工作已有两个月之久了,这是退休后的第一份义工工作,同时也是人生中第一份具有社会意义的义工工作。

穿上微澜的工服,责任感油然而生,它不仅代表我是微澜志愿者,还代表着服务的精神,助人为快乐之本,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广州红姐 (广州微澜1馆馆员志愿者)2019.7

阅读全文 广州红姐:51岁,我颠覆了过去的人生